“温室里培育的小麦,眼看着就要过授粉期了,这可怎么办?”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抗病遗传与分子育种课题组带头人韩德俊教授心急如焚。
师生居家隔离、南北校区学生禁止流动……连日来,一系列严格举措在确保了疫情防控的同时,也给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带来挑战。对农学领域来说,由于试验周期长,有时多年研究才能出一项成果,如果错过作物的关键生长节点,就可能需要再等1年才能继续试验。
“小麦的安全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韩德俊说,随着近年来气候的变化,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等真菌病害发生频繁,威胁着小麦的安全生产,种植抗病品种成了持续、有效控制病害的一个措施。
“然而,当前的现实是我们的抗病品种极度匮乏。”韩德俊说,其主要原因是以常规育种技术来培育抗病品种的工作量大、周期长,我国大部分育种单位尚不具备精准的小麦抗病鉴定能力,已发掘的部分抗病材料与克隆基因得不到充分利用,最终导致生产上的抗病品种抗性单一。
这种情况下,小麦生产不得不严重依赖于化学药剂,这造成了环境污染。
韩德俊带领的7人课题组,正是为了建立抗病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创制能抵抗不同病害的小麦新种质和骨干抗病亲本,从而为小麦育种专家提供一系列兼抗、多抗材料,更好地服务于小麦产业的绿色生产。
“具体到这一次,试验材料是加代小麦,如果错过了杂交授粉,不仅前3年的试验材料白白浪费,后面的试验也无法开展。”课题组成员王长发副教授说。
得知课题组面临的困难,农学院党委立即决定,组织招募居住在北校区的大一、大二学生担任志愿者,协助完成小麦杂交授粉工作。号召发出短短几分钟,就有20余名学生积极报名,希望加入这场小麦育种“保卫战”。
3月13日晚,师生又接到了“未来两周学校进行全面封闭管理”的通知——这意味着,南北校区同时执行严格的“只进不出”政策。接到通知,负责对接本次工作的辅导员第一时间联系王长发——低年级的本科生没有进行过杂交授粉的操作,如果没有老师指导,难以完成授粉工作。
思考片刻,王长发回复:“那我就在北校区住半个月吧!办公室临时加张床,带上电脑、教材,也不耽误线上上课!”
就这样,腿伤尚未痊愈的王长发拄着拐杖,入住北校区办公室。
3月14日下午,温室里的加代小麦杂交授粉工作顺利展开。王长发一边拄着拐杖,手把手教学生们如何授粉,一边仔细查看小麦长势。从下午3点到晚上10点,王长发安排学生轮换休息,自己却在温室里连续工作。
“这次经历不但让我学习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还亲眼看到了疫情下带病坚守科研一线的老师,真的敬佩和感动!”农学类专业同学郭芷彤说。
王学锋 张丽芸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本文转载来源:中国青年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联系人:王经理
手 机:18058731106
邮 箱:
公 司:澳门单双中特
地 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